走进莆田市灵川镇桂山村,一片片肥沃的农田铺就成丘陵上的秀美风景。村民们在田间忙碌,不远处的机井泵站、引水坝也“兢兢业业”,配合着灌排渠系,将充沛的灌溉用水源源不断输送到田间。
回想起曾经耕作的场面,桂山村村民们感慨万分。“以前一到旱季,田里就非常缺水,很多作物只能白白枯死。”旱季灌溉艰难、作物歉收,给村民们带来诸多困扰。但如今,在城厢区农业农村局的推动下,灵川镇桂山村、山门里村、青山村、径里村的2000余亩农田彻底告别了旱季灌溉不足的难题。
城厢区农业农村局在了解到当地的灌溉难题后,立即着手推进改善民生问题,结合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,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,统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。
“泵站提水—水坝蓄水—渠网配水”立体灌溉体系
化解灌溉难题并非一蹴而就。相关部门创新开展“三进三出”调研机制,组织设计单位三次进村踏勘地形水系、三次与群众座谈征集需求,通过实地考察精准掌握各村灌溉痛点,最终形成了“蓄引结合、提灌配套”的解决方案。2023年,区农业农村局率先在柯朱、桂山等4个村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,新建机井泵站4座、引水坝1座,优化升级U型防渗灌排渠系1174米。2024年以来,工程进一步延伸至下尾、径里等6个村,新增机井泵站2座。目前所有项目均已竣工投用,惠及6个行政村2000余亩农田,通过构建“泵站提水-水坝蓄水-渠网配水”的立体灌溉体系,旱季灌溉用水难题得到了根本性缓解。“现在再也不用为旱季缺水发愁,粮食丰收更有保障了!”面对立体灌溉体系带来的恩惠,村民们纷纷展露笑容。
“泵站提水—水坝蓄水—渠网配水”立体灌溉体系
城厢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后续还将构建起“建管结合”长效机制,配备管护员定期检修设施,确保民生工程持久发挥效益,书写更为生动的乡村振兴故事。(城厢区农业农村局/文图)